(资料图)
近年来,立足文化领域的大思政课教学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,但也面临着“填鸭式”“打卡式”“放养式”等问题,口号上喊得“天花乱坠”、成效上“捉襟见肘”。新时代“大思政课”如何叫好又叫座,文化元素如何在“大思政课”中又新又实,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、紧抓实效的“必修课”。
优化方式摒弃“填鸭式”。在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,教师以教材为纲,以口头讲授为媒介,简单呈现教授内容,学生“抬头率”低,主观能动性难以调动。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,面对以“00后”为主的青年学生群体,我们要注重利用《中国唱诗班》《故宫100》等优质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活力,擦亮“大思政”传承文脉的时代特征。改变“师本位”教学模式,注重学生的参与度,利用案例式、体验式、互动式等教学方式,充分调动学生认真学习、深入思考,增加教学的趣味性、把有意义的思政课上得更有意思,让学生成为思政课的“主角”。“知其然、知其所以然、知其所以必然”,要让学生在基层文化作品呈现的过程中,切实感知文化故事、事迹及其背后蕴含的精神价值,促进学生心灵与文化发展实践的沟通和交流。
注重实效杜绝“打卡式”。利用博物馆、历史文化遗产、历史文化街区、红色教育基地等“第二课堂”场景化、生活化的特点,可以让学生从表面共鸣走向理性认同,但“第二课堂”“建好”易,“用好”难,学生在参观时容易陷入“抓眼球不抓内心”“拍照片不拍灵魂”的误区。因此,思政课堂设计者要注意避开“网红打卡点”,以政治认同、文化传承为重点,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长河里寻找源头活水,萃取精华,精心设置文化展馆参观路线。要鼓励学生放慢脚步、用心感受古典文化、红色文化,让“躺”在古籍里的文化底蕴都“活起来”,增添学生对时代主旋律的认同感,让学生保持独特的精神高度和思想内涵。
精雕细琢不搞“放养式”。思政课的最终教育价值体现在实际生活场景中,所以“文化思政课”是一项实践性、系统性的工程,要坚决杜绝短期“刺激”,不搞“散养”“放养”式管理。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,学校要集中组织学生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田间,通过丰富多彩的支教志愿服务、课题调研等社会实践,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,带着“空杯”去吸纳;让学生在查阅资料、准备方案的过程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、感受传统文化的多重魅力,展现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追求、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;让学生在复盘分析、分享成果的过程中,感受“始于梦想,基于创新,成于实干”的时代旋律,叩问初心使命,展望星辰大海,切实发挥“大思政课”铸魂育人的作用。(李薇)